央行报告分析加密资产风险及国内外监管动态,将尽可能减少监管数据缺口
报告称,加密资产具有金融和数字技术双重风险。加密资产是指主要依赖于密码学、分布式账本或类似技术开发运营的私营部门数字资产,创造了新的资产形态和业务模式。加密资产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同时并未受到与其业务实质相适应的监管,因而表现出金融和数字技术双重风险。一方面,传统未受监管的非法金融活动风险在加密资产领域均有体现,例如资产价格泡沫、价格波动大、流动性和期限错配、高杠杆和顺周期性等风险。另一方面,该领域还产生了与数字技术有关的新型风险,例如自动执行的智能合约缺乏「负反馈」调节机制,更容易导致市场「闪崩」;区块链上与链下数据交互过程存在安全漏洞,容易被黑客攻击,导致市场操纵和资产丢失;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治理机制实质上存在「中心化」特征,容易被少数内部人控制,损害其他投资者利益;资产匿名性和难以追回特征导致反洗钱、反恐怖融资风险等。
此外,报告总结了中国对加密资产的监管以及全球对加密资产监管的动态。报告称,我国较早对加密资产领域相关风险开展清理整顿。当前,加密资产规模占全球金融资产比例不高,与传统金融体系关联有限,但其发展较快、业务模式复杂、治理结构不透明、跨境业务活跃,可能威胁全球金融体系稳定。我国较早对代币发行融资、加密资产交易平台等领域开展清理整顿,并于 2021 年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联合多部门形成风险防范、化解、处置合力,有效遏制了相关领域风险。
2022 年以来,加密资产风险事件频发,多国监管部门和国际组织已出台监管政策和应对措施。加密资产在境外市场发展迅猛,业务规模持续增长,业务模式不断拓展,从传统加密资产拓展到稳定币以及去中心化借贷、资产管理、金融衍生品、交易所、保险等 DeFi 领域,欺诈事件频发。2022 年以来,TerraUSD 稳定币崩盘、加密资产交易平台 FTX 倒闭等一系列风险事件,导致市场大幅动荡,进一步凸显其价格波动大、投机属性强、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对金融体系稳定产生外溢影响。鉴于加密资产天然具有跨境经营的特征,需要各国开展协作,形成监管合力。近年来,多国监管部门和国际组织已开始评估加密资产风险,出台监管政策和应对措施,总体上按照「相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监管」原则,对加密资产业务开展与其风险水平相称的监管,并尽可能减少监管数据缺口,降低监管碎片化,消除监管套利。
免责声明:作为区块链信息平台,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Bi123立场无关。文章内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参考,并非作为或视为实际投资建议。
最有价值的区块链信息和数据平台
同类型资讯
Vitalik声援Roman Storm:希望美国带头让更安全、数据泄露更少的世界成为现实
1小时前
某地址从CEX提取703万枚FORM,约合1982万美元
1小时前
服装品牌Mac-House正式进军加密货币挖矿业务,与矿企Zero Field签订合作
1小时前
分析:今日激活超8万枚比特币的远古巨鲸并非「烤猫」
1小时前
ZachXBT:巴西央行服务商C&M Software遭攻击损失1.4亿美元,黑客将部分赃款兑换为加密货币
1小时前
某超级巨鲸买家将增持8000枚比特币,已与Alpine Fox LP创始人协商交易达成一致
1小时前
「内幕巨鲸」的比特币空单现已扭亏为盈
1小时前
若比特币跌破10.6万美元,主流CEX累计多单清算强度将达9.58亿
1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