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X 总裁「Web3 嘉年华」演讲:构建未来之路,从中心化信任体系到去中心化信任体系
Web3
DeFi
OKX
OKX 总裁 Hong 认为,公共部门和监管方合作是 Web3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正在香港申请一类和七类许可证。
演讲:Hong,OKX 总裁
由万向区块链实验室、HashKey Group 联合主办,W3ME 承办的 2023 年香港 Web3 嘉年华正式开幕,OKX 总裁 Hong 在大会上发表了以「构建未来之路——从中心化信任体系到去中心化信任体系」为主题的演讲。以下为演讲内容的文字整理:
谢谢大会邀请我代表 OKX 出席活动,非常高兴能回到香港,深受鼓舞。
OKX 是一家全球 Web3 科技公司,提供全球平台,但是香港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所以能回到香港看到很多老朋友,包括来自政府和私营领域的很多老朋友和业内人士,看到大家在共同打造开放包容、负责任的 Web3 基础,我非常受鼓舞。
稍微简单介绍一下 OKX,OKX 是一家成立在 2017 年的 Web3.0 公司,服务超过 200 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现在有 5000 多万客户。主要提供两个产品:
一是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现在是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大概有 200 亿左右的资产在平台上交易。
二是 Web3.0 门户,提供交易和 APP,我们坚信未来在于颠覆,在于提供选择,所以希望提供给客户更多选择,包括通过交易所、Web3.0 的网站、Web3 钱包。提供 57+ 链的支持,包含市场上大多数的链,包括 Mac 和 PC 终端的前端,支持 37 个以上链。
以上是非常简单的关于 OKX 的介绍。
言归正传,今天我想谈什么呢?想谈一下在我们说 Web3 未来的时候,作为市场从业者非常重要的问自己的问题是「我们是不是真正在打造真实的产品提供给客户?是不是有真正解决客户的痛点,有提供价值给客户?我们打造的产品在长期是不是有意义?」总是往前回顾这个问题,回顾初心,我们是否有解决客户现有体系、现有产业问题?
行业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系统中有很多欠缺,作为 Web3 从业者大家都非常清楚很多问题,比如说银行服务可获得性,并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所有人都能够获得金融产品、银行服务。除此之外,对信任也出现更多的不信任。随着行业的发展、技术的发展,随着个人赋能越来越多,数据则被落在后面。
现在很多大平台掌握了数据,而并不是用户自己,消费者对大科技公司的信任也越来越少了。
过去几年,都看到全球金融环境的现象——「通胀上涨」,可以看到在很多国家通胀非常高,黄颜色的是 5% 以下,而橘黄色的则是更高,有很多国家,甚至是高达 10% 以上,这张图并不是最准确的,比如说美国当下通胀率已经远远超过 5%,但从图上看美国还是在 5% 以下。欧洲通胀率大概在 7%,英国甚至高达 10%。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当通胀是 2% 的时候,十年后财富可能就会缩水到只有现在的 80%。如果通胀高达 5% 呢?很快财富都会缩水更快,哪怕我们在非常努力,但是怎么样保持财富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就像最近美国银行业爆出来的爆雷,硅谷银行资产负债表上有 2000 亿,但一夜之间清零了,这只是单个一家商业银行的问题,这确实让很多人都得到了警示。这到底只是一家商业银行的问题,还是说根源出在银行体制上?我们是不是正在面对资金的问题?情况是否已经解决了?人们能不能感到安全?他们把钱存进银行里是否可以真的放心,不用担心自己辛辛苦苦的储蓄一夜化为乌有。
有很多问题是现在社会存在的,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还在加速,在世界各地跟很多人打交道、交换信息,现在做生意、交易、娱乐、分享观点都是放在国际舞台上,速度越来越快。但是金钱储蓄、数据存储则滞后了。
解决的办法在哪里呢?说到底要审视体系,现在的体系制度需要重新制定。科技一直在为人们做三件事:
一是加速了,所有东西都加速了,这就好像交通运输工具加速了,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人们可以用更短的时间到达目的地,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现在可以非常方便地和朋友交流、分享信息,速度加速了,科技提高了一切的速率。
二是便宜了,科技也让一切都更加便宜了,可以说构成了一种非常强的通缩动力,降低了制造业成本,也降低了人们寻找信息、寻找商品的成本。比如说 ChatGPT 可以给大家非常准确的回答,让有些行业整个崩塌了,以前这些行业可能是由个人控制的,但现在不再这样。
看金融体系,看货币体系,仍然是高度集中中心化的,集中在一些组织、机构、某些行业的参与者中。而这种集中的情况下,中心化机构可能出现问题,可能会成为体系崩塌的引发点。
就像我们看美国时会提出一个问题,这个体系可持续吗?能够长远发展吗?是不是已经可能看到下一个金融危机的到来?该怎么做?有些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有非常高的风险,非常容易受利率波动的影响,非常容易受到时间期限的影响。当信用收缩的时候,小企业获得贷款、信贷的难度急剧增大,这都是体系里现存的问题。
但现有体系是不是迫切需要颠覆?我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正在试图打造不一样的东西,用科技让我们有更多掌控。除了金融行业金融体系外,其他一切都可以用技术来改进,并不是用金融体系需要给个人更多的控制,让每个个人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资金,也能获得更好的数据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 Web3.0 就是提供这种力量给个人,让个人能看到更多的透明度,隐私得到保护,资金更加安全。
但遗憾的是,往往在透明度和隐私之间,在传统体系下总是只能取舍。怎么解决取舍的问题?只能通过技术。
问一下自己,钱为什么会是钱?看货币出现的历史、货币的演变。最早期的时候人类社会是以货易货,慢慢出现了货币,最后从实物货币演变成为纸币,到了现代甚至出现了电子货币。一直到 2008 年出现了比特币。放在宏观历史维度考察货币,为问自己钱到底对人们提供什么功能?在历史上的演变到底哪些是变了哪些没有变?形式可能变了,物理存在的形式越来越不重要了,现在甚至变成了数码性,这样就能更加方便地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从一个人手中转到另外一个人手中,也更加便于携带。
但有什么是没有变的呢?或者人们用钱要实现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存储价值,能够跨越时间,能够提供可靠的价值存储。十年后、二十年之后,也许我们甚至能摆脱通胀,也许通胀率会变得完全可以预测。人们也会思考,你如果有 1 美元,无论是美元还是比特币、加密货币,它是不是你交易对手方同样认可的?说到底是一种交易中介介质,钱是不容易造假?是不是可以确认检验的?这都是货币需要履行的功能,是不是使用很方便?如果要用我赚到的钱去购买一些东西,是不是很方便使用?科技让很多东西都全球化了,是不是能让货币也变得可以跨越这种规模和限制。
现在底层清算层面仍然是物理的,仍然是由央行货币发行方控制的,但是看比特币,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改变,都是在链上,都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都是可以验证的,不能由第三方来篡改的,这就完全改变了整个游戏规则。
能不能不通过银行就完成金融交易?这当然是非常敏感的话题。人们都非常习惯之前一些常规的做法,现在出现全新的做法,你可能会觉得不舒服,它到底是不是真实的?还是代表了未来的趋势?当我们看 Web3 未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在货币层面它演变成了不同的这代人不习惯的形式,货币可能会变得完全数字化衍生,我们是不是可以预见到今后的金融体系和现在的金融体系完全不一样。
比如我们看现在的银行体系、金融体系,第一个原则是什么?客户在金融体系里寻找的是什么?
首先,追求安全,人们辛辛苦苦存了钱,储蓄是为了存下来给后代或者给自己未来用的,今天没有用完的钱要存下来供未来使用,你要保证储蓄的安全,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当你需要用钱的时候,随时能够拿出来用,它的价值要得到保持。
第二个,我们所关注的是财富的产出,特别是大家会期待通货膨胀,这可能是最少的可预测通胀预期的时候,我的金钱能够抵抗通胀,这样未来时代我们的孩子能够受益于此,所以未来我们可以使用这个资产。
第三个,使用用途是对于支付的可用性,比如我们可以用它买衣服、买电脑、付教育的费用、付娱乐或者旅行的费用。
这是三个非常基本的使用用途,人们在看传统金融市场所要找寻的用处。
再退一步看看 Web3 的世界,什么是可能?现在不可能的,在未来是可能的,有可能成真。举个例子,Web3 世界最常见的加密资产是比特币,它是一个原生 P2P 的平台,这就意味着你怎么运营自己的钱包,你可以成为自己的银行。由于它是 P2P 的特性,它也可以有自己的支付轨道,比特币有二层的闪电网络、其他的二层解决方案。
我们能不能看到一种世界是人们不需要去银行开存款账户,也不需要到银行发信用卡,拿一张信用卡才能够支付的方式。我觉得回答是是的,因为现实已经在发生了,不一定在美国或者香港,因为香港有很好的金融基础设施,大家都已经能够利用现有的金融系统。比如新兴国家的非洲、拉美没有银行系统,也没有支付的途径,这个可以供他们使用。
FTX 的危机要问什么更深入的问题?当一个社会发展非常快的时候,信息的发展速度在增高,贸易的发展速度在增高,商业信息的共享速度在社交媒体上也是在加速,而货币的发展速度也在增加。银行系统,特别是传统的银行储备商业模式也在发生变化,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信任,人们信任银行,银行的存款是安全的,也许它的资产负债表只是总资产或者总负债的 5%,但我们看到银行还是信任的,这可能对于监管方是一个大的两难境地。
如果一个银行失败了、破产了,你会不会把它解救出来?解救这些存款者?如果你不做,大家肯定不舒服。如果你做,解救这些银行、存款就摧毁了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而银行的风险管理是最重要的商业模式。
当货币的流动和人类的活动发展越来越快的时候,比 20 年前、100 年前快很多,现在是 21 世纪的生活,所以有一个 19 世纪或者 20 世纪的银行系统是足够的吗?我们能不能看到不同的世界,有不同的商业模式,让人们可以直接用加密资产,拥有他们自己的银行,支付他们自己的货币。
这个世界发展非常快,人们会有一对一的储备率,如果只是简单的存款,如果你想要财富或者投资回报,很明显你要承担风险。他们不会假定没有风险,他们知道是有风险的,所以在存储的时候,和其他商业性银行的失败相比,通过 SFP 就会有更高的安全性。
Web3 去年经历了非常困难的时期,有很多失败,但这些失败是由于系统里的原因引起的,不是链的原因。比如比特币、以太币的市值,比特币和 Visa、摩根大通市值差不多,以太坊也是和万事达卡差不多。2022 年,Visa 的交易额是 14 万亿,你可以猜一下比特币上 2022 年总的交易额是多少?15 万亿,超过 1 万亿,所以你可能要花点时间,思考一下今天所谈的完全中心化组织,没有一个中心化的组织促进它、发展它,也没有一个中心化的社团,它所运营的交易或者付款交易额作为非中心的组织来说已经超过了世界上最大的集中心化支付公司的交易额。我觉得从链上所发生的事情,在全球令人印象深刻。
而且 Web3 一定会留存下来,发展到未来,Web3 就是给消费者更多的控制、更多的透明度,同时让他们可以使用技术解决透明度和隐私之间的平衡,去除很多中心点失败所带来的影响。
香港股交所、伦敦股交所和所有的债务加在一起的交易额,看起来和香港股交所或者伦敦股交所的交易额相比比较小。但是可能会有协议失败的风险,也有可能有前面的领导者所提到的一些观点,现在市场期待去中心化的阶段,但现在还不是去中心化的。未来的方向非常清楚,不是由单一的一方推动它、发展它,在几年之后会有更多量的活动发生,在去中心化的轨道上发展的,它会更快地追上、赶上传统金融行业内最大的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
最后一个问题,作为 Web3 的参与者,能不能成为自己的平台?回到挑战,有了增加的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技术平台怎么把控制权交给用户?谈到数据,数据是现代生活最宝贵的资产,这是不是我们自己的平台?这个问题是现在最困难的问题,因为目前我们看到有很多价值提议是在货币层面, DeFi 的系统也在发生,我们也看到真实的用途,但现在还是比较早的阶段。
今年我们会看到围绕着推特非常有趣的争论,比如关于推特是马斯克怎么运营推特?还有排位的算法进行开放、开源的做法。但是推特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我们能不能信任它能够有独立的算法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人,而不是把它变成检查、管控的平台。回答肯定不是的,也可能因为它是集中化的平台所运营的。
另外一个方案,Nostr 是基于比特币层面开发的社交媒体平台,现在还是比较早期。有一件事情非常确定,比如 iPhone,iPhone 之前,交通就是交通,娱乐就是娱乐,电商就是电商,摄影就是摄影,但是 iPhone 之后所有这些行业都崩溃了,老旧的商业模式都被颠覆了,我们看到非常不同的动态发展,这是我们在 iPhone 一开始被使用、被创造出来的时候我们没有期待到,没有认识到 iPhone 对于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我们会不会对 Web3 有相同的期待?我们会不会看到货币支付、金融系统、社会生活、社交生活被 Web3 的技术所革命化?从货币层面开始的技术能不能最终通过去中心化把权利与控制回到每个人的手中,这对于商业模式意味着什么?这对于政策制定又意味着什么?怎么监管 DeFi,怎么监管协议?会不会有一个分离的金融系统或者金融行业围绕着 Web3,会不会有其他的行业不是像今天这样单独的金融行业,而是发展成为一个 App 或者 ChatGPT、或者其他东西、可穿戴设备,把所有的数据连接到不同的协议上,可以用这些设备进行支付,可以让我们进行自己的活动。
底线是我们并不了解 Web3 的未来是什么,我们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我们的社会形态又是什么,我们的政府政策环境在未来会怎么样发展。唯一知道的事情是,如果我们不断地进行有责任的创新,不断地关注于技术创新,创造出正确的、开放的、包容的、负责任的环境,事情就会发生变化。我们有机会去解决一些目前所面对的基本面两难境地困境。
怎么样保护财富,保护数据隐私,而同时又可以取得相关的我们想要的效率和生产力,怎么样创造对孩子更好的未来?
建立未来的轨道,如果我不提一提最近见到行业内的失败(案例),那肯定是个大错误,很明显有 Luna 的失败,是基于算法的稳定币,也有集中化的加密借贷公司,也有集中化加密交易所 FTX,这意味着什么呢?
当我们想到用科技解决痛点,痛点指的是信任问题。得在非常重要的中介环节打造建设信任,这一也正是一些行业出现问题的关键点。技术真的能帮助我们解决所有一切问题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为我们无法过渡到一切完全是用科技的未来,不管科技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背后都是由人类在使用科技,而人类则容易犯错误,出现问题,这意味着什么呢?如果我们要用科技打造不需要信任的系统,要有顺利的过渡,该怎么做呢?
从我们的角度来说,OKX 和其他业界从业者可以做的是如何恢复信任,如何打造正面的 Web3.0 产业,我们所做的是添砖加瓦,而不是破坏性的。承诺要把重点、焦点放在用科技打造未来的轨道和科技,给客户更多控制,让他们有更强的能力自己去验证、检验尝试新的东西,给他们选择。因为我们相信未来一定是充满颠覆的未来。有些人喜欢让他们感到安心的遗留系统,有些人则喜欢未来,我们要给他们两个选择,让他们来做这个艰难的决定。在 Web3.0 的世界,有很多不同的公链,大家总是在争论不休到底应该选择哪个,有很多竞争和争论。但竞争是好事,因为现在在非常早期,我们并不知道谁是赢家谁是输家,只有时间和市场能告诉我们答案,最重要的是让客户有选择,选择他们相信的。
尽可能在我们能做到的范围内提供透明度,意味着通过科技合规承诺和基础设施,结合这些来提供透明度。说到底,都是要落实到职责清晰上,需要行业有负责任的主体,共同打造可持续未来,也会承担起责任。这样能够把焦点、重点放在科技上,而不是做短期交易,这是我们一直的信念和实践。
非常有幸能够回到香港来申请许可证,包括一类和七类许可证,我相信公共部门和监管方的合作是打造可持续行业未来的基础,致力于给客户完全控制,包括在审计上。
有一些传统的做法,但我们更相信用科技来解决问题,所以在行业里我们作为先驱,推动月度 POR 项目,升级纯 POR 项目,提供更多的透明度,保护私密度,现在已经做了连续 5 个月的 program,在未来还会有更多 program,也会推 zero-knowledge 项目,希望能平衡透明度和私密,希望技术帮助我们做到两者兼顾。
我们也是全球第一个加密货币平台,做到整合和支持 lightning 的,现在还在比较早期的时候,但是相信它的可能性,作为平台的责任是要赋能不同社群,在他们信念的基础上共同打造未来。相信 lightning 是潜在的未来道路,希望看到全球结算层之上的支付体系。也在打造最强大的 Web3 门户,Web3 门户不仅允许客户存储加密资产、虚拟资产,而且允许他们用它来连接 T 市场、不同 DEXs 应用,和 57 个公链相匹配,是目前最强大的钱包。最近还开放了钱包 NPC 功能,意味着客户不需要用私钥,可以做到既方便又安全,也会继续推进 NPC 技术开源。除了平台外,也会积极和公共政策制定者共同合作打造提供基础设施。
在未来会看到更多个体获得金融数据和金融资产的控制使用权,从而获得数据自由。责任并不只是落在平台上,职责清晰也包含每一个个人,作为个人必须要保持警惕和做自己的调查,并不是盲目地信任平台,不管是技术平台还是金融机构,还是政府,不能相信他们可以做到他们所说的一切,需要验证才行。相信 Web3 的未来会有更多的工具,让个人、个体也能做验证。
未来不会有中央节点,而是每个个人、个体都承担起责任,有所有权,有主体权利,也获得自由,这是大家聚集在这里的目标和理想,要着眼于长远,保持自律。
非常感谢大家邀请我们,非常高兴看到香港在书写新的篇章,香港的新篇章也是 Web3 未来的新篇章,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Bi123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