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撸编年史:从私域到公域,再到 AI 的矛与盾之争

Foresight · 08:27

Kaito

Web3

社交

这场由技术变革推动的「嘴撸」演变,不仅是工具和平台的升级,更是对「注意力」这一数字经济核心稀缺资源的深度挖掘和价值重构。


撰文:JTSong


NFT 时代的嘴撸:Discord 白名单


背景:白名单的价值与稀缺性


在 NFT 世界中,「白名单」(Whitelist)是项目正式公售(Public Sale)前,授予特定用户的一份特权凭证。它代表着一种资格,允许持有者在指定时间内,以更优惠的价格(通常远低于公售价)或保证的名额来铸造(Mint)一个或多个 NFT。

这份名单的价值源于其绝对的稀缺性与潜在的高额回报。


对于早期支持者而言,白名单是项目方对其忠诚度和贡献的直接奖励。对于投资者来说,它是一张低成本获取高潜力资产的「头等舱船票」,在狂热的市场中,一个白名单资格的价差可能从几百美元飙升至数千美元,提供了巨大的套利空间。对于项目方,白名单则是一种在启动前精准筛选核心用户、积累初始热度、并进行压力测试的有效手段。


运作模式:「肝白」——人力密集型的社区贡献


获取白名单的过程,在社区中被生动地称为「肝白」,一个「肝」字道尽了其时间与精力的密集投入。而这场「肝帝」游戏的主战场,正是 Discord。


之所以是 Discord,源于其独特的平台特性:它并非一个开放的公共广场,而是一个个独立的、封闭的服务器。这种结构天然适合构建高粘性、高共识的「私域」社群,项目方可以制定自己的规则,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


「肝白」的核心方法论,俗称 「嘴撸三板斧」:


  • 刷存在感(Chat-to-Earn):这是最基础也最耗时的环节。用户需要在项目方的 Discord 频道中保持高频、高质量的发言。这并非简单的灌水,而是要积极参与讨论、回答新人问题、表达对项目的深刻理解。
  • 做任务(Task-to-Earn):项目方会发布一系列明确的任务,作为贡献度的量化指标,如邀请新成员、社交媒体推广、参与社区活动。
  • 秀才华(Create-to-Earn):对于有特殊技能的用户,这是脱颖而出的捷径。通过制作 Meme、撰写分析、绘制同人艺术作品等内容创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最终,成为社区公认的 OG (Original Gangster),即项目的「元老级」粉丝,是获得白名单的最高荣誉和最可靠的途径。


本质分析:私域流量的精细化运营


「Discord 嘴撸」模式的本质,是一套基于私域流量的精细化运营体系。它看似混乱无序,实则蕴含着深刻的 Web3 精神内核:


它是一个忠诚度过滤器:通过高昂的时间成本和任务要求,项目方筛选出的不再是投机者,而是真正认同项目文化、愿意为之付出的核心信徒。

它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营销:项目方通过激励机制,将成千上万的社区成员转化为「自来水」,形成病毒式的营销网络。

它是一个基于「人治」的系统:最终的奖励分配,高度依赖项目方和管理员的主观判断,充满了「人情味」,但也为不公和寻租留下了空间。


AI 时代的嘴撸:Infofi


剖析 Infofi(信息金融)如何利用 AI 将「嘴撸」行为从私域解放到公域,并将其金融化、规模化,形成「内容挖矿」的新范式。


概念兴起:Infofi(信息金融)与注意力经济


随着 AI 技术的渗透,Web3 的「嘴撸」生态迎来了根本性的变革。一个名为 Infofi(Information Finance,信息金融) 的新赛道悄然崛起。


Infofi 的核心理念是:将无形的认知、观点和注意力,通过 AI 和区块链技术,转化为可量化、可评估、可交易的金融资产。

这一范式的背后,是对「注意力经济」的深刻洞察。Infofi 坚信一个原则:注意力先于价格。一个项目、一个概念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它能捕获多少市场注意力。


运作模式:「内容挖矿」——AI 驱动的价值发现


Infofi 将「嘴撸」的主战场从封闭的 Discord 服务器,迁移到了开放的公共社交平台,尤其是 X(原 Twitter)。其核心方法论也随之升级为 「内容挖矿」:


  • 平台 (The Arena):以 Kaito AI 等 Infofi 平台为核心,用户连接社交账户授权平台读取内容。
  • 行为 (The Action):发布高质量、有洞察力的内容(Yap),并与高影响力账户互动。
  • 评估 (The Oracle):AI 算法取代人工,从内容质量、社交影响力、互动数据等多维度量化评分。
  • 激励 (The Reward):积分直接与代币空投等奖励挂钩,实现「内容即挖矿」(Content-is-Mining)。


生态与金融化:从「嘴撸」到「认知资产」


Infofi 并非单一模式,而是围绕「信息金融化」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



在这个生态中,用户的社交行为被彻底金融化,累积为一种可预期的、可量化的认知资产。


对比分析:Discord 嘴撸 vs. Infofi 嘴撸


通过多维度对比,揭示两种模式在底层逻辑、价值捕取和生态形态上的根本差异,清晰地勾勒出从「私域」到「公域」的演变脉络。


未来时代的嘴撸:解决价值鸿沟,AI 与 AI,人类与 AI 内容的博弈,注意力是金钱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正站在一个内容生产与消费模式巨变的临界点。这场对注意力的争夺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复杂阶段。


「嘴撸」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在注意力和真实价值之间划下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海量的流量数据并不能直接等同于项目的成功,其背后是三个核心的「转化失败」。


1. 关注度 -> 购买力


用户为「撸毛」而来,而非真实需求驱动。一旦获得代币,由于缺乏实际使用场景和长期持有动机,绝大多数选择立即抛售,无法形成有效的购买力支撑。


2. 互动量 -> 社区贡献


「嘴撸」产生的互动内容依然缺少深度。这种互动无法沉淀为有深度的社区讨论、有价值的产品反馈,或有建设性的去中心化治理参与。


3. 曝光率 -> 生态护城河


社交媒体上虚高的提及量,无法构建起真正的网络效应或技术壁垒。项目的价值基础不稳固,如同建立在沙丘之上,一阵风吹过便可能崩塌。


这道鸿沟的根本原因,在于激励机制与真实价值创造之间的严重错配——


  • 缺乏用户筛选机制:当前的「嘴撸」模式无法有效地区分「投机者」(Speculator)与「建设者」(Builder)。
  • 短期主义导向:项目方追求 TGE 前的短期热度,用户追求空投的短期收益。双方都缺乏建立长期关系的共识基础,导致关系脆弱,一触即溃。
  • 生态脆弱性:一旦 KOL 离场或激励政策停止,这种建立在流量 KOL 之上的社区活跃度将迅速崩塌,项目将面临用户大规模流失的危机。


最近几天很多 KOL 对于@memeX 项目 70 万美金嘴撸奖金的争议也正是在此:真正的有价值信息过于稀少,排行榜混乱,以及这个数额奖励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到底如何?


AI vs. AI 的博弈:算法的军备竞赛


当项目方部署 AI 来识别和筛选高质量内容,而用户也普遍利用 AI 来批量生成内容时,一场「AI vs. AI」的算法对抗将不可避免。这将是信息场域内一场永无止境的军备竞赛,评估标准将从「量」的互动转向对「信息增量」、「认知穿透力」和「情感共鸣」等「质」的追求。


人类创作者的价值:人性证明(Proof of Humanity)


在 AI 生成内容泛滥的未来,真正由人类创作的、带有独特情感、深度思考和不可复制创造力的内容,其价值将空前凸显。这种「有灵魂」的内容将因其稀缺性而享有溢价,并能建立 AI 无法复制的情感连接。为此,基于 DID、SBT、行为模式验证和社区策展的「人性证明」(Proof of Humanity)机制将变得至关重要。


未来,通过去中心化身份、生物特征验证和行为模式分析,有望构建多维度的「人性证明」系统,以识别和奖励人类原创内容。


注意力经济的终局:「注意力是金钱」


「注意力是金钱」这一概念将从隐喻变为更具体的金融化形态。它将催生一个更复杂、更精细的注意力交易市场,包括对「有效注意力」的精细化竞价、内容期货 / 期权交易,以及个人注意力资产化。


结论:有效注意力的价值发现与捕获


从 NFT 时代的 Discord「嘴撸」追求白名单,到 AI 时代 Infofi 将内容「金融化」,再到未来「注意力即金钱」的终极形态,这一系列演变的核心驱动力始终是对「有效注意力」的价值发现和捕获。


演变路径概括:


  • 私域肝白:通过人力密集投入,换取非标「机会券」。
  • 公域 Infofi:借助 AI 算法,将内容转化为可量化的「认知资产」。
  • 未来注意力经济:追求「真实、深度、情感化」的「有效注意力」,并将其高度金融化。


最终,这场由技术变革推动的「嘴撸」演变,不仅是工具和平台的升级,更是对「注意力」这一数字经济核心稀缺资源的深度挖掘和价值重构。未来,谁能更有效地捕获并转化这种注意力,谁就将拥有数字世界的终极财富和影响力。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Bi123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推荐

上一篇:稳定币基建之争:Stable 与 Plasma 的竞合之路

下一篇:6.2 亿美元,特朗普家族如何在币圈「捡钱」?

扫码下载APP添加官方微信
行情机会交流